前言
寫完 快速回顧 Linux Lite 6.2 時,在陰錯陽差之下,讓我決定要試著看看能不能讓 Linux Lite 6.2 走一趟 Long Stay。
3 天後,我就寫出一篇使用上的感受與想法,主要是因為以 Long Stay 而言,Linux Lite 6.2 的表現還算不錯,但在我心中,Linux Lite 6.2 還有一些些不太到位的部分。
快速回顧與感想
GUI 介面上的細節。
(1)官方的說明是「A familiar, Windows like Desktop with a free, Microsoft Office compatible Office Suite.」從下面 2 張圖來看的時候,第一印象真的跟我目前所使用的 Windows 10 好像,有異曲同工之妙,尤其,現在大部分的 Linux 預裝的瀏覽器多以 Firefox 為主,而 Linux Lite 6.2 則是使用 Google Chrome,對多數的 Windows 10 使用者而言,應該一下子會減少一大段距離感。只可惜就是停在第一印象,接續使用時,就會跟多數的 Linux 一樣,細膩度明顯不足,而且,我認為應該與系統語言支援度不夠仔細有關。
(2)下面這幾張圖截出來的原因是我選擇正體中文語系,安裝完第一次進入系統時,系統也一樣詢問我要不要把資料夾命名為中文,但,原本以英文命名的捷徑(或稱做是「替身」),卻沒有跟著被改動。
(3)上述情形,會導致什麼狀況呢?一個最顯而易見的地方,就是安裝完的桌面初始捷徑(替身),通通跑去「躲」起來。
Lite Apps。
(1)Lite Welcome 很貼心。
(2)Help Manual 更厲害,而目前僅提供網頁版,如果能夠整合成為獨立的 App,我相信會更棒。(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linuxliteos.com/features.html)中文支援與中文輸入法。
(1)我原本是自行安裝 fcitx(4),然而,開啟「語言支援」進行處理後,竟然是把我原本設定好的 fcitx(4) 自動砍掉,再將 Fcitx5 安裝進來。
(2)以使用嘸蝦米而言,我並不想再另外安裝 fcitx5-table-extra,所以,就只好移除 Fcitx5,把 fcitx(4) 安裝與設定回來。
(3)問題是開啟「語言支援」時,還是會被不停地詢問,從套件名稱就很容易可以看得出來是要使用者安裝 Fcitx5。或許,會有伙伴認為,我是在堅持什麼,但我得說,今天我使用 Linux,就是希望保有我自己想要的自由度,這樣的做法,儘管可以無視,我相信多少還是扣分的。
Synaptic 套件管理員。
(1)官方提供的軟體管理程式,並不是「Synaptic 套件管理員」,我還滿期待能夠使用看看的。
(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linuxliteos.com/features.html)
(2)只是,我直接從系統介面去找來找去的,並沒有順利找到官方的工具,反倒是先找到「Synaptic 套件管理員」,這沒有什麼不好,只是,當我用過 MX Linix 與 Garuda Linux 之後,會覺得 MX Linux 與 Garuda Linux 的 App 設計得更棒、更直覺,同時也比較容易找得到(這麼說,可能有點不公平,…只能說,緣份、緣份吧!)
系統執行穩定,但效能並不如預期。
(1)有關這一點,我並沒有使用任何工具進行測試,完全靠我自己的感覺去「測量」。
(2)硬體資訊大致如下
(A)機器:ASUSTeK model: M32CD_A_F_K20CD_K31CD
(B)處理器:Intel(R) Core(TM) i5-6400 CPU @ 2.70 GHz 2.70 GHz
(C)記憶體:16.0 GB
(D)硬碟:Western Digital model: WD5000AAKX-22ERMA0 500G 3.5吋SATA硬碟
(3)同樣的硬體,執行 MX Linux 與 Garuda Linux,都能夠用感覺,就感受得到 Linux Lite 6.2 的效能比較不若前面 2 隻企鵝那般,…跑得比較快。
(4)Linux Lite 6.2 給我的感覺是穩定,但效能就是差了一點。
後記
本次安裝使用的 ISO 檔版本是 linux-lite-6.2-64bit.iso。
就我過往使用 Linux 至今,曾經有幾支 Distro 在我的機器上 Long Stay 過的,分別是 Fedora、ubuntu、Arch Linux、Zorin OS、MX Linux 與 Garuda Linux,現階段若要我給出排名,我會這樣排(如下)。
(1)MX Linux
(2)Garuda Linux
(3)Arch Linux
(4)Fedora
(5)Zorin OS
(6)ubuntu承上,如果要把 Linux Lite 6.2 排進來的話,我會把它排在第 7 名。而且,經過 3 天的使用後,我因為受不了 Linux Lite 6.2 明顯讓我感到效能不如預期,而轉回去安裝 MX Linux。
最後,我想講一個題外話:大約從 111 年 9 月開始,所有的 Linux 都會碰上 DRM 這個硬傷。
Disney+ 沒有問題,但其他的,如:NetFlix,是不是有相同的狀況,我並沒有再去進一步驗證(…因為已退訂 NetFlix)。
有趣的是這個狀況,似乎沒有任何直接解決的方法。初步爬文發現,有網友分享自己是用 VirtualBox 開 Windows 去觀看,但我認為這個方法實在繞太大圈,也有網友說明,想要等待 NBA 主動處理。
我的話,以前我會想方設法找到可以直接正面處理的方法,但…通常都有點耗時,現在就會想著,不如直接就用其他的系統來看就好,把時間保留給其他事務還比較有趣。
總之,這是一個見人見智的問題,只是,這麼多年來,使用起 Linux,就有點像當年使用 Classic Mac OS (詳見:Classic Mac OS 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)那般,總是有那麼點不開心吶~